運動除了賽事讓人熱衷,周邊的設計也讓人著迷!即將在2012年舉辦的倫敦奧運日前終於讓新生代的火炬先生出來面對了。鏤空鋁合金的造型,配上金光閃閃的設計,有人認為看起來很典雅,也有人認為太俗氣,甚至有媒體因為上面長滿洞而稱它為「高科技起士」,你覺得呢?(批踢踢鄉民表示:真像一塊塊綠豆糕。)
2012倫敦奧運的黃金火炬是由設計師Jay Osgerby和Edward Barber所設計。採用了三面的錐體,代表英國曾經舉辦過的三次奧運;而上面佈滿了八千個小洞,象徵八千位火炬手,要傳遞八千英哩的距離。由於是鏤空的造型,火炬本身重量才800公克,號稱史上最輕的奧運火炬。預計明年五月起會開始在英國境內傳遞,在7月27日抵達會場。
既然看過了明年的奧運火炬,是不是也應該回顧一下歷屆的古聖先賢們呢?以下蒐集了1936~2010年的各屆奧運火炬,其中1940年和1944年缺席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該屆奧運被取消。每屆的火炬設計都反映了舉辦城市的特色,例如羅馬長得像古建築圓柱的火炬,和巴塞隆納充滿流行元素的火炬等等。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日才能看到奧運在台灣舉辦呢?
夏季 1936 – 柏林 |
夏季 1948 – 倫敦 |
夏季 1952 – 赫爾辛基 |
冬季 1952 – 奧斯陸 |
夏季 1956 – 墨爾本 |
冬季 1956 – Cortina D’Ampezzo |
夏季 1960 – 羅馬 |
冬季 1960 – 斯闊谷 |
夏季 1964 – 東京 |
冬季 1964 – 因斯布魯克 |
夏季 1968 – 墨西哥市 |
冬季 1968 – 格勒諾布爾 |
夏季 1972 – 慕尼黑 |
冬季 1972 – 札幌 |
夏季 1976 – 蒙特婁 |
冬季 1976- 因斯布魯克 |
夏季 1980 – 莫斯科 |
冬季 1980 – 普萊西德湖 |
夏季 1984 – 洛杉磯 |
冬季 1984 – 薩拉熱窩 |
夏季 1988 – 首爾 |
冬季 1988 – 卡加利 |
夏季 1992 – 巴塞隆納 |
冬季 1992 – 阿爾貝維爾 |
冬季 1994 – 利勒哈默爾 |
夏季 1996 – 亞特蘭大 |
冬季 1998 – 長野 |
夏季 2000 – 雪梨 |
冬季 2002 – 鹽湖城 |
夏季 2004 – 雅典 |
冬季 2006 – 都靈 |
夏季 2008 – 北京 |
冬季 2010 – 溫哥華 |
其中某一屆是參考馬桶的外觀設計的嗎? 看了好想一屁股坐上去啊! XD
來源網站